近年來,佛坪縣堅持“林藥興縣”戰略,通過大力發展天麻產業,持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全縣天麻栽培面積828畝,年產干品999噸,產值6994萬元。 ?走進岳壩鎮女兒壩村,放眼望去公路兩邊山上一道道整齊的“梯田”星羅棋布,村民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林中,扛著鋤頭奔忙在樹下種植天麻。天麻種植“土專家”董水成每天在田間地頭手把手教授村民怎樣把天麻產業種植好,讓天麻結出累累碩果。
“以前在外面務工,去年開始學習種植天麻,種了1200個平方,純收入就有3萬多塊錢。”女兒壩村村民姚俊說到。 ?董水成憑借豐富的種植經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從2002年的種植面積不到1畝到現在100多畝,年產鮮天麻從曾經的幾十斤到現在的20多噸,從貧困戶到現在的致富帶頭人,天麻種植讓他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談起天麻種植,董水成打開了話匣子。
“等我把天麻產業做成了,我不會忘記鄉親們,也要給鄉親們做點貢獻。”這是董水成2018年辭職發展天麻產業時的承諾。
2019年,董水成注冊“秦南水成”天麻商標,并牽頭成立了佛坪縣豐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16股村民入股分紅、就近務工,年均每股分紅2000多元。同年,他也被評為政協第九屆佛坪縣委員。 ?2022年,他又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印制成“天麻有性繁育因地制宜薄土種植栽培新種植技術手冊”,免費發放給全縣天麻種植戶。通過縣內縣外舉辦集中培訓、現場培訓等,毫無保留地教村民天麻種植技術。每年找他學習技術的農戶達500多人次。他帶領女兒壩120戶村民種植天麻,種植面積近10萬平方米。大家對他這個天麻“土專家”“田秀才”贊不絕口。
為了進一步延伸天麻產業鏈,2023年,董水成投資34萬元,建成了洗麻、切片、烘干、冷藏一體化的天麻初加工廠,專門收購全縣天麻,提升天麻附加值,同時也為農戶增強種植天麻的信心,解決了銷售難題。近幾年,他先后被評為“漢中市五一勞動獎章、佛坪縣產業扶貧技術服務土專家、優秀科技特派員”,創辦的豐祥林下種養殖合作社被評為“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榮譽稱號、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的更加美麗活動示范專業合作社”等榮譽。 ?董水成的致富蝶變只是佛坪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堅持把林下產業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充分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林下經濟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隱匿在青山綠水中的“小天麻”,成為了群眾發家致富的“大產業”。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