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8時,當第一縷陽光穿透秦巴山脈的薄霧,2025“醉美寧強”生態半程馬拉松在茶香氤氳中鳴槍開跑。4658名跑者踏著羌族羊皮鼓的鏗鏘節奏,用奔跑的足跡丈量這座“中國天然氧吧”的生態之美,在21.0975公里的賽道上書寫著體育與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篇章。
開跑前,寧強南站廣場已成歡樂海洋。大安鎮開山鑼鼓隊以一曲《金牛戰鼓》拉開序幕,身著傳統羌族服飾,手持紅綢鼓槌,鼓聲震天動地;二十名羌族漢子跳起“沙朗”舞,用最原始的熱情迎接八方來客。
漢中市體育局副局長賈宏濤,寧強縣委書記李寬,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帆,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明華,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虞文龍,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寒冰,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旭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并為比賽鳴笛發令。
賽道內,數千名選手們身著紅色短袖在起跑點有序集結。上午8時,隨著發令槍響起,選手們如潮水般沖出起跑點,匯聚成一道紅色人海。跑在最前列的趙銘璇步伐矯健,運動衫后背的“云朵羌”會徽隨著肌肉線條起伏躍動;歡樂跑方陣里,4歲的小選手王朵朵騎在父親肩頭,小手緊攥著加油小旗,銀鈴般的笑聲灑滿賽道。他們或是全力奔跑,不斷挑戰自我,或是結伴而行,盡覽沿途風光之秀美,都在這場賽事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樂趣。
這條被跑友譽為“會呼吸的賽道”,將寧強的生態密碼徐徐展開。當隊伍行至玉皇觀萬畝茶園時,晨露未晞的嫩芽清香沁人心脾。“加油!加油!加油!”賽道外,沿途“啦啦隊”“助威團”熱情四溢,加油聲、歡呼聲不絕于耳。
經過激烈角逐,來自西安工業大學的大三學生趙銘璇第一個沖過終點線,以1小時08分34秒的成績奪得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向新鵬、李新旺分別獲得半程男子組亞軍和季軍;來自西安的王蕾以1小時23分16秒奪得女子組冠軍,半程女子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田鳳霞、劉婷婷獲得;歡樂跑的冠軍由寧強縣第一初級中學初二學生丁一峻獲得。“今天,很高興來寧強參加這次馬拉松比賽,我很幸運獲得了第一名。這里的賽道很好,沿途風景美麗,保障措施到位,路上的觀眾和志愿者都很熱情,讓我很興奮,也很開心,跑起來更加有勁,體驗感非常好!”男子組冠軍趙銘璇興奮地說。
本次賽事共設男、女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和5公里歡樂跑兩個組別。特別打造了“文體旅”賽道,從寧強南站廣場出發,跑者經過羌族博覽園、黨家梁、玉皇觀茶園、肖家壩村、工業園區等城市及景區路段,讓跑友既感受城市繁華,又領略茶園山色,從景城相融的韻味中,感知“羌韻寧強”的詩意,感受“人在畫中跑”的美好體驗。
“第一次來到寧強,不僅品嘗了當地的核桃饃、麻辣雞等非遺美食,而且在比賽跑步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咱們寧強人民的熱情,一路上大家都在為我們加油助威,我也非常開心和榮幸獲得了女子組第一名,下次有機會的話一定會再來這美麗的地方。”女子組冠軍王蕾接受采訪時高興地說。
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的僅4歲。為充分保障賽事安全順利開展,賽道全程設置11個補給站,提供寧強特色美食核桃饃、麻辣雞、面皮、菜豆腐等食品物資補給,并配備了急救設備和多個固定、靈活醫療救助站點,給參賽選手營造更加舒適、溫馨的比賽條件和賽事氛圍。
寧強,山靈水秀、古羌新韻。是聯結大西北與大西南的主要門戶和黃金通道,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羌繡、羌編、羌陶、羌漆文化底蘊深厚,美食麻辣雞、核桃饃,香味四溢。氣候宜人,空氣清新,中國天然氧吧,是各類休閑運動和競技比賽的理想場所。近年來,寧強縣搶抓機遇,深入實施“文旅點燃”行動,多措并舉挖掘優勢資源,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寧強打開了一扇展示山水人文和城市活力的窗口,收獲了宣傳、旅游、消費等一系列效益,讓更多游客在旅途中享受運動的樂趣、感受城市的活力,也讓體育賽事帶來的“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的“留量”,展示了“體育+”的無限可能,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為寧強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