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清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日韩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在漢中,尋跡三千年的路

在漢中,尋跡三千年的路

作者丨韓嘯

博物館是起源之根,是文化之脈……

我喜歡每到一座城市,心向往之參觀博物館,感受中華歷史的博大精深;喜歡翻開歷史輕紗,穿越時空與先賢對話、跨越千年與前塵交融;喜歡尋跡公路歷史,探索傳承,沐浴那份獨屬的公路榮光。

問路,在留壩棧道博物館 在漢中,尋跡三千年的路

千年秦蜀道,半部華夏史。

褒斜古道是遠古的一場夢、一個謎,夢幻的仿佛很遙遠,迷蹤的仿佛又很近。古人擁有怎樣的智慧?為何會選這條線路?棧道的型制從何而來?歲月烽火在這條古道上怎樣流淌?

歲月將歷史剝落,后人將歷史重拾。

留壩棧道博物館,收集起古老而斑駁的記憶,歷史的韻味氣息撲面而來。館內重構陳倉道、褒斜道、文川道、連云棧道、支線道路等特點,復原棧道七種規制模型,并輔以說明,仿佛我就是那位行走在棧道上的士人、軍人、旅人、商人或僧人。

640.jpg

《玉皇廟喇嘛皮包告示碑》、清代《丁亥入都記程》、《漢江以北四省邊輿圖》,配合美輪美奐的聲光呈現,綿延百里的古棧道,融入一館,經典文章典故不絕于耳,演繹出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褒斜道的面紗正在緩緩揭開,那些久遠的文明,正在一點點重現……

尋路,在寧強公路博物館 在漢中,尋跡三千年的路

每一個行業,都有屬于自己的發展歷史。每一座博物館,無論大小,都有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內容和魅力,令人平添一份了解,更多了一份喜愛……

寧強,一座羌族文化盛行的淳樸秦嶺縣城。沿國道108行駛,當車駛入漢中公路局寧強公路段院子里,一座濃縮了百年陜西公路歷史的精致博物館映入眼簾……

img_20220601_080745.jpg

博物館內通過早期公路建設中使用過的勞動工具、生活用品、服裝服飾、公文信箋,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和“西秦第一關”匾額,訴說著先輩們為公路建設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見證了川陜公路通衢的現代化發展進程。

“這不正是在荒草從中找了三天都沒找到,清朝道光年間的指路碑嗎?”一塊一尺見方的圓頂石碑,令我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左手順河下是大溝口,過河上坡是寬川,順河上走是白巖河……。”講解員孫娟指著已經風化的石碑,認真地介紹道。

這座外觀不太起眼的小小博物館,承載了幾代寧強公路人的心血。它沒有氣勢恢宏的外型,沒有奢華高端的設計,沒有紅磚綠瓦的襯托,它默默地保留了山城公路人那份質樸和對公路交通事業的無限熱愛,通過它,我讀懂了公路人的堅守和傳承。

閱路,在國道上的“博物館” 在漢中,尋跡三千年的路

向后看,交通的舟楫已從遠方駛來;向前走,天漢的晨光正朝歷史邁進……

博物館是濃縮的系統性精華,我堅信,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可以為了最初的信念,不遠萬里、跋涉千里。

漢中整體道路基礎條件獨特,擁有山地、森林、平川、河谷等多種地形,秦巴橫亙、漢水嘉江的自然地理,塑造了渴望走出去的信念。

沿漢中五條國道行駛,從西鄉唐興寺到石泉縣城、從勉縣馬超墓、武侯祠、古陽平關、青橋鋪、鐵鎖關、五丁關、黃壩驛到廣元朝天驛,從陳倉五丈原、留壩縣、褒城鎮到南鄭青樹、四川南江……

國道上的每一處古跡,就是一座博物館。每一個文物和典故,都在訴說古老的歷史,啟迪我們前進的希望,賦予我們傳承的力量。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上一篇 2025-06-06 16:39
下一篇 2025-06-08 13:49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