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省干線作為區域交通網絡的 “主動脈”,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近年來,漢中市聚焦國省干線建設,推動“公路+旅游+產業” 融合發展,不僅改善群眾出行條件,還為沿線鎮村產業升級、文旅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期,315省道漢臺段實現全線貫通,這條起于城固縣文川鎮、終于勉縣褒城鎮的交通要道,全長20.2公里,建成通車后,將為沿線鎮村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交通支撐。漢臺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戚祎表示:“省道315漢臺段的建成,是我區國省干線提檔升級的重要成果,顯著提升了路網通行效率,將更好服務于漢臺區北部丘陵山區4鎮18村群眾,有效帶動沿線鎮村產業融合發展。”
在漢臺區漢王鎮光華村,一處80畝蟠桃園正值豐收季。憑借暢達的路網,不僅讓新鮮采摘的蟠桃快速裝車,高效運往各地市場,還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寶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文保安感慨:“2018年建園時道路也沒有,如今315省道修通,交通十分便利,產出的果子也不愁銷,客商和采摘游客絡繹不絕。”
道路延伸更串聯起鄉村風光與特色村落。漢臺區宗營鎮楊家山村曾因交通閉塞游客寥寥,如今315省道貫穿全村,觀光、餐飲、垂釣等鄉村旅游業態蓬勃興起。楊家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楊超介紹:“315貫通以后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客流量,原來的民宿承接能力已經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2025年我們啟動農旅融合民宿二期項目,建設汽車營地和露營地,預計每年可為群眾帶來50萬元以上集體收入。”
今年年初,市公路局投資4899萬元實施244國道南鄭紅廟至四川臺子上(陜川界)27.601公里路面大中修改造工程,解決原有路面破損嚴重、通行舒適性差及安全隱患等問題。
漢中市公路局南鄭公路段段長寧軒表示:“目前路況提升效果顯著,路面平整度大幅提高,行車安全舒適,不僅便利了紅廟鎮、青樹鎮等沿線鄉鎮群眾出行,更強化了漢中與四川南江的交通連線,推動了當地實現‘公路+旅游+經濟’融合發展。”
改造后的244國道成為連接漢中與四川南江的關鍵旅游通道。驅車行駛在南鄭區紅廟鎮244國道紅軍西路上,景觀公路猶如一條碧色絲帶,串聯起連綿起伏的青山。沿線 “巴山魂” 紅色文化公路主題公園配備停車區、休息區、觀景臺、衛生間等便利設施,既為游客提供駐足空間,也帶動周邊村民通過土特產銷售、旅游服務等增收。游客鄭燁坤和家人從四川南江自駕而來:“一路風景優美、綠化良好,公園既能停車休息又能買土特產,體驗很棒。” 攤主陳青林也分享道:“路修好后節假日人流如織,公路彎道常停滿車輛,游客購買山貨讓我們有了穩定收入,還能兼顧家庭。”
244國道還將區域產業與外界市場緊密相連。南鄭區工業區的際華三五〇三服裝智造基地今年初投產,4條生產線年產能達400萬件。244國道改造后,不僅讓面料、輔料等原材料得以準時送達生產線,也為成品快速裝車發貨、奔赴全國乃至海外市場創造了良好條件。陜西際華風尚服裝智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瑞芬坦言:“公路改造前,原材料運輸因山路顛簸常延遲,如今采購周期大幅縮短。244國道直通川渝地區,節約了運輸成本和時間,訂單量顯著增加。”
從田間地頭的農產品走向城市餐桌,到工業園區的貨物高效流通;從散落鄉間的民宿煥發活力,到區域文旅經濟鏈條的串聯延伸,一條條公路不僅承載著人貨暢行的使命,更成為激活產業潛能、推動城鄉融合的關鍵紐帶。
漢中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公路局黨委書記、局長蔚文波表示:“近年來,漢中市公路局把連接‘城區、園區、景區’作為干線公路服務路衍經濟和路域經濟的重點,深化一路多方聯動機制,推動‘干線公路+鄉村振興+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干線公路向‘通景線、風情線、民生線、旅游線、振興線’五線轉變,竭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暢潔綠美’的公路通行環境。”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