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揭曉,我市2397人上榜。讓我們走進這個群體,傾聽其中三位代表的暖心故事。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發布《關于表彰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我市共有2397名獻血者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他們中,有堅持獻血20年的退役軍人,有年過半百的小貨車駕駛員,也有醫藥行業從業人員。記者將目光和筆端聚焦這些無償獻血者,傾聽并講述其中三位代表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故事。
退伍不褪色:20年累計獻血13000毫升
“這個金獎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知道獲獎后非常自豪,它不僅是對我多年來獻血的認可,也是對無數獻血者的鼓勵。”退役軍人熊勇榮獲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他家中的多張無償獻血證和榮譽證書被擺在醒目位置。
熊勇的獻血之路始于2005年。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年戰友手術急需用血,他和朋友們一起去獻血,最終手術順利完成。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了無償獻血的重要性和意義,“既可以挽救他人生命,對自己身體也沒有傷害,我就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2005年6月14日全血400毫升,2006年6月15日全血400毫升,2007年6月16日全血400毫升……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微信小程序里,長長的獻血記錄標記了他的堅持:20年來累計獻血13000毫升。 多年的堅持,讓他的家人也轉變了態度,“現在獻血間隔時間快到了,家人還會提醒我該去獻血了。我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更多身邊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熊勇用20年的堅持證明:一個人的熱血,可以守護、溫暖無數生命。
“熊貓血”獻血者:只要身體允許,60歲后還會獻血
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獲得者陳斌宗的手機從不靜音,因為隨時會有醫護人員的電話打進來。 他的獻血故事始于十多年前,鎮巴縣苗鄉廣場的一次義務獻血宣傳,“這次宣傳讓我決定加入無償獻血隊伍,也正是這次獻血,讓我意外發現自己是稀有血型。”十余年間,他累計獻血7200毫升。 最讓他難忘的是今年8月的一次救援。正在地里干活的他突然接到醫護人員的電話,告訴他有位孕婦大出血,需要他的幫助。他立馬放下手上的活,趕到縣城廣場上的采血點完成獻血。后來,手術成功,母子平安。 與無償獻血事業結下的不解之緣,也改變了陳斌宗的生活習慣,他笑稱:“我現在都養成習慣了,飲食上忌大魚大肉、高糖高鹽,獻血反過來讓我更健康了。” 說起下一步的打算,陳斌宗說:“我今年57歲了,身體允許的情況下,60歲后我還會繼續獻血。”
雙向奔赴:獻出的愛心又溫暖了自己
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魏春俠回憶,第一次獻血是在2010年。她與家人在山東省濟寧市旅游時看見有人獻血,于是她也參與其中完成了獻血。在此之后,她保持著一年1到2次的獻血頻率,15年間累計獻血8400毫升。
3月16日,魏春俠剛完成今年的第一次獻血沒多久,父親因病緊急送往醫院急救,手術急需用血。因她先前的無償獻血,父親獲得了優先用血保障,在醫院的治療下成功康復。6月,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她報銷了父親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輸血費用。
“我沒有想到自己不經意間開始的獻血行為,有一天會以這樣的方式回報給我和我的家人。”這次經歷,讓魏春俠的家人也深受震動,“之前家人對我的行為不是很理解,經過這件事,大家的想法發生了轉變,前幾天我們一家人都去獻了血。”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次次生命的接力。從熊勇20年的堅守,到陳斌宗的熱心,再到魏春俠的奉獻,一個又一個獻血者用熱血編織起生命的保護網。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