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陳列館位于鎮巴縣青水鎮朱家嶺,青水鎮被譽為“中國最北的苗鄉”,現在的苗族人口已經占到了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還要多;朱家嶺村在2014年被國家民委、國家財政部評為了中國特色少數民族村寨。苗族文化陳列館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家以苗族文化為主題的陳列館,主要展示了青水苗民的遷徙原因及過程,以及特色文化。
館內有刺繡展示區、銀飾展示區、巴代文化展示區、苗藥展示區、傳統樂器展示區和苗族長桌宴。
刺繡展示區,展出的是苗族刺繡,和當時苗民穿過的衣服。苗民的衣服以褲裝為主,這和青水的海拔地貌有關系,青水的平均海拔有1200米,山高林密,氣溫較低,褲裝能夠更好的保暖,在生產生活中也更加的方便。苗繡是苗族用特定的紋飾符號來記載歷史,苗繡的題材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
銀飾展示區,展出的是苗族銀飾,苗族銀飾以大、重、多為美。苗族從古至今都有“以錢為飾”的習俗,史料顯示,“錢”飾與銀飾是同時步入苗族服飾領域的。這種通過“以錢為飾”所流露出來的夸富心態,對于苗族銀飾的審美價值取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銀飾最基本的三大藝術特征,即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
苗族長桌宴,擺放的是我們當地的特色美食:樹花菜,葉上花,干豆角,干筍子,干土豆片等。
巴代文化展示區,巴代在我們苗族文化里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有著三層身份,一是苗族的文化傳承人;二是苗族的精神領袖,大祭司;三是苗醫;“巴代”是苗族特有的原始古語名詞,“巴”者為陽性、為上、為剛、為父親、為主流之意。“代”者為兒、為從、為下、為傳承接代之意。兩字合為主流的傳承者。巴代文化展示區展出的事巴代所用的牛角號、師刀、法鈴、柳巾,和他所佩戴的官帽、師衣,巴代在祭祀作法時需要使用這些供給和佩戴這些裝飾。
苗藥展示區,展出的是苗醫使用的藥草。青水的氣候,十分適合養藥材,每種苗藥,都有它的藥效。苗醫講究的是內病外治,一般都會使用放血,拔火罐等方式來治療病人。
傳統樂器展示區,展出的有蘆笙,芒桶(相當于西鄉樂器中的雙簧管)等,苗民就是依靠這些樂器完成我們民間一切場合所需的器樂演奏活動,小嗩吶也常用于婚喪嫁娶中。
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用途。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